肩峰撞击综合征的康复治疗与手术治疗概述

近期在临床上遇到一个典型的肩峰撞击综合症患者,很年轻,病程6个多月了,症状有点重。有骨科医生建议其接受手术治疗,但其想通过保守的康复治疗观察一下效果,之前几个月一直没有接受过全面地康复治疗,主要以休息和物理因子治疗为主,但是效果比较差甚至病情有所加重。现在根据他的病情,在物理因子治疗的基础上,我增加了关节松动训练,以及肌肉激活和肩肱节律训练,希望通过一月的保守治疗帮助他有所提高。

我整理了一些肩峰撞击综合症相关资料跟大家分享,内容以介绍概述为主。后期我会做一个具体的案例分析,以康复治疗为主,供大家一起交流学习。

定义:肩峰撞击综合征又称肩关节撞击综合征(ImpingementSyndromeoftheShoulder),这一概念是由NeerCS于年首先提。肩关节上举时,肩峰下间隙内结构与喙肩穹之间反复摩擦,撞击,导致肩峰下组织炎症退变,甚至肩袖撕裂,引起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。是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之一。

肩关节撞击综合症,最常见的是由位于肩峰、喙肩韧带和肱骨头间的软组织与肩峰、喙肩韧带碰击,造成这些软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并引起疼痛,有时甚至发生嵌顿。构成本综合症的疾病包括肩峰下滑囊炎,冈上肌腱炎,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,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,肩袖退变撕裂等多种病理变化。

机制:肩关节中的主要活动关节,肩峰,喙肩韧和喙突的一部分构成喙肩穹隆,其下方为肱骨头,在二者之间为肩峰下间隙,间隙内有肩袖和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。导致撞击综合症的原因可以是肩峰的形态问题,也可以是肩峰下骨赘增生引起肩峰下间隙狭窄。也有人认为由于过多的肩关节外展活动或长期累积性损伤,间隙内组织发生磨损,反复磨损加剧组织炎症性反应,间隙内压力增高,加重撞击,最终导致肩关节撞击综合症。总之,无论肩峰下间隙狭窄,或肩峰下间隙内内容物增大,只要肩峰下间隙内没有足够的空间,就会发生撞击,从而产生撞击综合症。

肩峰下撞击综合症实验

疼痛弧试验(PainfulArcTest)阳性,即肩关节开始外展时无痛,过60度时开始疼痛,超过度时疼痛又消失。

撞击试验:检查者一手扶肩,另一手将患侧上肢向前上方快速推动,使大结节与肩峰撞击时产生疼痛。然后用1%利多卡因3ml作肩峰下间隙封闭,再重复上述检查,疼痛消失者为撞击试验阳性。

MRI:磁共振成像由于其多平面成像的能力和优良的软组织对比,能详细显示肩关节的解剖结构敏感的发现软组织异常,对肩袖损伤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。

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分期

第一期:为水肿、出血期。这是最早期,病变呈可逆性由于过度的肩上举和外展活动、连续撞击,肩柚和肩峰下滑囊水肿出血。病人通常为游泳运动员或垒球队的运动员,当然也可能是有类似活动的其他人。开始时是在激烈的肩活动后发生肩部隐痛,以后发展到影响工作和睡眠。

第二期:为肩峰下间隙中软组织纤维化及肌腱炎期。此期不能改变运动方式或缩短运动时间使病变得到恢复。由于肩峰下间隙内有疤痕形成,可听到摩擦音和被锁住的感觉。

第三期:为肩袖撕裂、肱二头肌腱断裂和骨改变期。此期肩关节活动受限,主动活动更明显。活动无力和肌肉萎缩。

保守治疗:适用于I、II期的肩峰下撞击征和一部分的肩袖部分撕裂患者。包括休息、冰敷、肩峰下注射可的松(不多于3次)物理治疗以及增强肌力的训练,绝大部分病人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获得满意的疗效㈣。正规的肌力训练对于手术后的愈合与功能恢复也是非常重要的。

手术治疗:适用于正规保守治疗持续6个月以上无效且持续存在慢性肩峰下撞击征的患者。撞击征的手术旨在对肩峰下间隙减压:肩袖撕裂手术旨在恢复肩袖的解剖连续性和肩峰下滑动机能。关节镜下手术:随着关节镜技术的不断提高,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正成为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标准技术。肩峰成形术称为肩峰下减压术(subacromiolde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
中科医院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ghqqp.com/jbzd/1211.html

首页| 网站简介| 发布优势| 服务条款| 隐私保护| 广告合作| 网站地图| 版权申明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