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子宫病例分享及相

程少为怎么样 http://m.39.net/pf/a_8505686.html

张立君,郭爱桃,刘爱军*

医院病理科,北京

按照科室的读书报告课程安排,3月底/4月初轮到张立君同学做读书报告。立君同学自己的单位是妇幼保健院,课表出来后她和我说她想讲妇产科病理的内容,于是我去和刘老师商量,刘老师说手头会诊正好遇到一个好例子,然后我们就这样不纠结地确定了题目^_^。

非常凑巧的是在立君同学着手看文献、整理课件的时候,刘老师又遇到一个同样的会诊病例,于是原本的一例分享就变成了两例^_^。

说起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,我自己在年左右还真感兴趣过。这个肿瘤本来属于软组织疾病范畴,听起来似乎和泌尿系统没啥关系,但实则不然。10年前当“IgG4相关性疾病”这个被誉为“21世纪新认识的病种”还没有普遍进入大家认知范围的时候,在腹膜后就存在这样一种令临床棘手的肿瘤性/瘤样病变,它令人讨厌地在腹膜后呈弥漫浸润性生长,常常破坏胰腺,包绕重要的管道,如主动脉、下腔静脉和输尿管,很多病人以肾盂积水和肾功能异常而就诊,其特殊的生长方式导致很难通过外科手术进行(完整)切除。后来临床上发现这些病例中有很大一部分激素治疗效果明显,但确实也存在一部分病例激素治疗效果欠佳。那个时候在想,相似的病变,为什么有的病例激素治疗有效,有的病例就无效呢?病理上一定是有区别的,可惜的是后来自己的精力转移到了别的话题上,这个想法就石沉大海了。以现在研究结果来看,区别应该在二者的本质不同,前者为自身免疫性疾病“IgG4相关性疾病”,后者属于和ALK基因重排有关的真性肿瘤。

借着立君同学做读书报告的光,我也深入了解了一下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、IgG4相关性疾病和我很不熟悉的特发性纤维化,并且和她一起梳理了一下三者之间的关系。

教科书上讲结节性筋膜炎形态学上具有“撕碎样”结构,下边幻灯中左边两张图是WHO给出的图片,中上是文献上找的,为了便于理解,我们在百度上找了一张鸡丝的图片,所谓的“撕碎样”大概就是这种鸡丝的感觉吧^_^。右边的图片是本周二我们主任给我们读的一例颅骨的结节性筋膜炎,不知道这样的区域算不算作鸡丝的样子?

教科书上还提到结节性筋膜炎具有组织培养样结构或羽毛状结构,我们理解组织培养样结构大概是在强调细胞比较稀疏,因为缺乏细胞之间的接触抑制使得细胞可以自由地伸展;下边这几张图片也不知道能不能被大家想象成组织培养样或羽毛状?

另外教科书上强调病变细胞比较肥胖、稚嫩(下-左),背景常常伴随红细胞外渗(下-中右三张片子中都有)、炎细胞浸润(下-中右三张片子中都有)和黏液变性(下-右);分子遗传学上无ALK基因重排,但常出现MYH9-USP6基因融合。

张立君,内蒙古妇幼保健院病理科,医师,.08-.07于医院病理科进修学习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ghqqp.com/jbzd/12461.html

首页| 网站简介| 发布优势| 服务条款| 隐私保护| 广告合作| 网站地图| 版权申明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