鸡腺肌胃炎是一种以腺胃肿大、肌胃糜烂为主的主要特征。主要表现为鸡群精神恍惚、采食量低下、生长慢、消瘦、鸡群整齐度不均匀。且该病在养殖中呈上涨趋势。并且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损失。
一、流行特点
1、鸡腺肌胃炎广泛发生在各种品种的鲜鸡,在肉鸡,蛋鸡、种鸡均有发生,且主要发生在商品肉仔鸡,并且本病发生没有季节,一年四季均有发生,尤其以夏季炎热为高发时节。
2、本病发病日龄较广,最早可在1日龄雏鸡中发生并且观察到,日龄的蛋种鸡也能发生该病,但多数发生于7-30日龄的商品肉鸡。鸡的发病日龄与发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,发病日龄越小发病程度越严重。1日龄发病3日龄可见生长收到抑制。7日龄受感染,发病率则相对下降,但也表现消瘦,羽毛蓬乱等症状。成年鸡发病要轻于雏鸡。
3、病鸡和受感染鸡是主要的传染源,该病主要通过污染的鸡舍、饲料、饮用水以及消化道进行感染。本病在一个地区或鸡场一旦发生很难彻底消灭,鸡群发病率和死亡率与饲养管理有很大的密切联系,所以做好饲养管理是重中之重
二、临床症状
1、发病鸡羽毛灰暗蓬乱,鸡冠苍白萎缩,腿部皮肤发干,采食量下降,粪便过料。个别鸡排除粪便为棕红色或者黑色稀便,病鸡有时嗉囊有积液,个别鸡肿头、肿眼、流泪、甩头、以及呼吸道等症状。
2、发病中期后,鸡呼吸道症状基本消失,病鸡精神萎靡,闭目站立、羽毛蓬乱,采食量以及饮水量急剧下降,有时出现失明采食。发病后期直接影响出栏效益,病鸡渐渐消瘦,生产率低下,整体均匀度低。体重不达标仅为正常鸡二分之一,并且会出现负增长,最后衰竭而死。
三、剖检变化
1、此病剖检主要在肌胃以及腺胃,腺胃肿大呈球形,腺胃乳头出血或水肿、腺胃粘膜肿胀变厚、腺胃壁增厚、水肿用手指轻轻挤压可挤出乳状液体。
3、肌胃内膜出血、增厚、变硬易裂开,严重者出现溃疡甚至肌胃穿孔。体内器官萎缩,肠壁变薄、出血、肠道粘膜脱落并充满未消化饲料等。
四、发病原因
1、腺肌胃炎是由多种因素(诱因+病因)共同引发导致腺肌胃功能及结构发生改变的一种症状,可分为传染性因素与非传染性因素。
五、预防及治疗方法
1、鸡腺肌胃炎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综合性疾病,目前还没有特效药进行治疗,因此在实际生产中,还是以预防为主,提高机体免疫力。
2、加强饲养管理,严格消毒并且做好生物安全措施,鸡舍的通风,消毒长时间查看,并且分群时密度降低,保证温度以及合理通风。
3、严格勘查饲料质量情况,严禁出现霉菌等,防治霉菌毒素中毒。消除饲料中霉变,增加喂料次数,减少饲料在鸡舍停留时间,保证饲料新鲜度同时也保证饲料变质。
4、一旦发生腺肌胃炎,在治疗基础上进行辅助治疗,促进机体恢复,提高生产性能,首要恢复腺肌胃的溃疡,恢复腺胃的分泌功能,其次补充机体维生素,可促进肠胃蠕动,增强肝脏排毒功能,促进消化腺分泌,提高饲料转化率。并且控制继发感染,治疗肠胃道疾病,最后激活肠胃功能,激活肠胃功能,提高机体抗病力和采食量。
老王让更多的养殖朋友知道“养殖小秘密”,谢谢啦